演講者
演講者
醫療相關 (依演講順序排列)
Wonderful Platform 行銷長(CMO)
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取得工業設計榮譽學士學位,擁有超過 25 年 IT、快速消費品(FMCG)及業務領域的豐富經驗。擅長韓語、英語及粵語三語溝通,曾創下超過 10 億美元營收佳績,並成功促成與 Pantech 公司高達 1.63 億美元的合作合約。過去十年間,李先生專注於銀髮照護與 AI 輔助照護服務的創新與推動,致力於結合科技改善長者生活品質。
台大醫院 新竹台大分院 老年醫學部 主任
畢業於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並取得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預防醫學研究所碩士學位,具備堅實的臨床與預防醫學背景。曾任臺大醫院新竹分院家庭醫學科主任、老年醫學科主任,現擔任高齡醫學暨老年醫學部主任,致力於推動整合照護與高齡健康促進。專長包括中老年族群之慢性疾病診療、老年醫學(特別是多重用藥評估與整合)、以及預防保健服務,強調以病人為中心的全人照護理念,協助長者延緩退化、提升生活品質,深獲患者與醫療團隊信賴。
國立臺灣大學 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心理學系 特聘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 數位人文研究中心 主任
臺灣社會機器人學學會 理事長
長期投入高等教育學習科技創新與發展,同時研發與認知老化、人機互動、社會機器人等高齡科技,兼顧理論研究與實務場域應用推廣。與國際多所大學進行國際學術合作,並執行產學計畫。曾榮獲科技部(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國立臺灣大學教學傑出獎、中華民國教育學術團體聯合年會木鐸獎與服務獎等多項獎勵。
丸文株式會社 Dione 團隊 負責人
Marubun Corporation 1998-
Company President, Dione Company 2022-
Deputy Director, Dione Company 2019-2021
Manager, Dione Company 2017-2018
Manager, Device Div. Sales 2012-2016
Marubun/Arrow (HK) 2001-2008
MBA,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S, 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Denver
長庚大學 工業設計學系 副教授
專長於設計理論、樂齡科技與人機互動介面研究。她於英國德蒙特福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後,創立數位媒體研究室,聚焦於高齡者研究、用戶經驗分析、互動媒體設計及健康促進系統開發。近年來,她帶領跨領域團隊,成功研發「高齡社區互動平台」與「跨世代家庭溝通平台」,並將創新應用拓展至醫療照護場域。其研究成果豐碩,近五年發表多篇 Q1 級國際期刊論文,並取得逾 16 項專利,完成超過 50 件產品商品化案例。蔡教授亦屢獲肯定,包括國家新創獎、未來科技突破獎等殊榮。她持續以創新設計推動跨域合作,結合科技與人文關懷,展現教育、研究與產業應用的深厚影響力。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特聘教授
台灣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理事長
臺北健康生活與成功老化學會 理事長
亞洲藥物濫用防治研究學會 副理事長
專長涵蓋成癮物質防制、智慧健康、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曾三度獲中華民國教育學術團體聯合年會木鐸獎,為斐陶斐榮譽學會榮譽會員,並獲行政院副總統頒發反毒有功人士獎。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聘教授,連續多年獲科技部特殊優秀人才獎助與多項教學、研究、產學合作獎項肯定。指導學生屢獲全國性論文獎與行動研究競賽殊榮,展現其深厚教育影響力與研究實踐成果。
Nuwa Time (依演講順序排列)
女媧創造股份有限公司 產品長
深耕設計領域近二十年,歷經自由接案、3C 配件品牌與多家設計顧問公司,作品橫跨工業設計、產品包裝、企業識別到體驗設計,並曾獲國際設計大獎肯定。
身為重度科幻迷與機器人愛好者,他以熱情與想像力為驅動,結合多年設計實務與策略經驗,帶領產品中心探索機器人的應用與未來可能性,成為女媧創造推動創意與產品路徑的核心力量。
女媧創造股份有限公司 產品總監
長期關注 AI × 人機互動 × 機器人應用,以商業設計為背景走入科技業,累積多年軟硬體產品整合管理經驗,相信每一次的產品決策,不僅是技術選擇,更是形塑品牌價值、守護使用者需求的重要環節。
熱衷於將科幻想像規格化,轉化為真實可落地的解決方案,讓機器人能在教育、醫療與多元服務場域發揮價值,更重要的是,創造令人感動的人機互動時刻!
教育相關 (依演講順序排列)
國立臺南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 教授
長期推動國際學術合作,與日本大阪公立大學、東京都立大學、加拿大亞伯達大學等建立密切合作關係,並於2017至2024年間執行多項科技部AI-FML相關計畫,研發符合IEEE 1855-2016標準的智慧學習工具。曾主辦多場國際競賽與夏令營,如FUZZ-IEEE 2021、IEEE CIS Summer School、2022年義大利WCCI國際競賽等,並於2022年獲頒IEEE大學前教育功勳成就獎。近年更推動CI與QCI人機共學沙盒工作坊,於台灣、香港、美國、日本、馬來西亞、韓國等地實地驗證與推廣智慧教育成果,持續深化全球中小學教育的跨國交流與應用實踐。
Curiosity Robotics 共同創辦人
是兩個女兒的父親、五個孫子的爺爺。曾任以色列空軍 F-16 中隊長,具備豐富的實戰經驗,並在尖端防禦系統的研發中展現領導力。Yoran 主導多項與美國、歐洲及亞洲的重要國際合作,創造超過五億美元的全球銷售。之後創立公司,為 Google Loon 專案提供創新的平流層飛船技術。近年來,因孫子的啟發,Yoran 將重心轉向幼兒教育,並共同創辦 Curiosity Education,致力於以 AI 與機器人革新幼兒學習。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應用科技研究所 博士候選人
女媧創造股份有限公司 教育產品經理
擁有廣播電視、特殊教育與教育遊戲設計的跨域背景,並在機器人教育領域深耕超過七年。長期投入於機器人教學與課程設計,從教育產品研發、教育系統規劃到應用場域開發,持續推動機器人融入教學現場,為學習開創更多可能。不僅在臺灣實踐創新,更將機器人教學輔助系統的經驗分享至日本、中國、阿布達比、菲律賓等地,讓世界看見臺灣教育科技的能量。深信學習應結合樂趣與探索,透過人機互動引導師生在課程中實踐素養教育;同時思考如何讓機器人成為教師的得力助手、學生的貼心學伴,共同開啟教育的新契機。期待有一天機器人能帶來更優質的教育環境,那就太好了呢!
國立臺東大學 特殊教育學系 副教授
國立臺東大學 教學發展中心 主任
長期專注於輔助科技、自我決策與自我倡議以及智能障礙學生課程設計與職能評估等領域的研究與實踐。主持與參與多項科技部與教育部計畫,包括 AI 機器人「My Buddy」系列,運用 ChatGPT 多模態智能對話系統,提升智能障礙學生的口語表達與學習成效,並推動偏鄉智慧早療模式的建構與實踐。亦在特殊教育師資培育方面積極創新,發展結合翻轉學習、反思寫作與高效能團隊教學的模式,以強化師資生的專業能力。在學術上,發表多篇期刊與研討會論文,探討特殊教育學生的參與、表達與學習支持策略,展現將研究成果落實於教學現場的熱忱與專業。
實踐大學 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 學生
自閉症青年,高中期間積極參與特殊教育倡議及相關研究,並以〈運用智慧機器人輔助低口語自閉症高中生進行自我倡議〉入選亞洲智障聯盟國際研討會海報論文發表。歷年榮獲總統教育獎、台北市市長獎、多次文薈獎與游泳獎項,展現跨域能力。王亮凱不畏口語及肢體協調上的困難,除學業外亦努力學習鋼琴、小提琴、游泳與爵士鼓,展現過人的堅持與努力。
東吳大學 資訊管理學系 特聘教授
人本 AI 研究中心 主任
學術專長涵蓋行動與無所不在學習、遊戲式學習、AI智慧教育、科技輔助醫護教育、AI輔助醫療診斷與照護、翻轉學習、數位教學設計、自律學習、智慧型學習與評量,以及知識工程與專家系統等領域,並曾多次獲頒優秀研究人才獎勵。
目前已發表學術論文170篇,其中包含73篇國內外學術期刊論文,並有40篇刊登於具高度學術影響力之SSCI期刊。因在翻轉教學推動上的具體成效,於2018年4月獲選為「全球前50名高教翻轉推動教師」,具備深厚的研究與實務經驗。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臨床護理研究所 特聘教授
長期擔任多項國內外研究計畫與學術期刊之審查委員,具豐富評鑑經驗。曾擔任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及臨床醫學組產學合作計畫初複審委員,亦參與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與數位學習課程認證審查,並為健康促進學校中央輔導委員。2025年獲選為全國反毒有功人士,肯定其在健康與反毒教育推廣上的貢獻。
同時,亦為多本國際期刊之審查委員,包括《Nursing Education in Practice》、《Games for Health》、《Health Education Journal》、《BMC Public Health》與《Heliyon》,展現其學術專業與國際影響力。